圖③ 已抄好的四大名著
手抄《水滸傳》片段
季老正在翻看自己抄寫的書
說起我國四大古典名著,可謂婦孺皆知,誰都會說上那么兩段,但若是叫你來抄寫這四本書,恐怕很多人便只能望而卻步了??稍谄殖?,有這么一位老人,歷時七年手抄四本名著,用的還是標(biāo)準(zhǔn)的蠅頭小楷,讓人看了不禁拍案稱奇。近日,筆者慕名拜訪了這位79歲的老人。
家住浦城縣倉北路的退休教師季訓(xùn)民就是手抄四大名著的主人公,他早年受祖、父輩的影響,熱愛書法,但未經(jīng)過系統(tǒng)學(xué)習(xí),不成章法。他與書法的不解之緣,還要從1992年《閩北日報》的一則啟示說起。那天,季老像往常一樣看著報紙,突然一則啟事一下子吸引了他——一個專業(yè)的書法函授班將在浦城開班授徒。這則消息對久慕書法而未得其法的季老而言,無異于一劑強心劑,他的心一下子“活絡(luò)”了起來,立即報名參加了書法班。在學(xué)習(xí)書法期間,他先后受到毛琴南、陳侃如兩位浦城書法名家的指導(dǎo),楷隸行草皆有涉獵。毛琴南老師對他說,雜而不精,不如專攻一項。因為對楷書情有獨鐘,季訓(xùn)民便開始專攻楷書。
“抄寫《四大名著》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練習(xí)楷書。”季老說。2008年初夏,為進一步在楷書上取得新突破,季老開始抄寫《四大名著》,他的初衷是在有生之年寫完,留與子孫收藏。
“剛開始我每天能寫5000多字,相比趙孟頫每天一萬多字,相差甚遠。”盡管如此,早期高強度的抄書仍使他的身體每況愈下,不久便病倒了,修養(yǎng)一段時間后,他改為每天堅持寫2-3小時。“抄書要心靜,特別是寫楷書,所以我早上要先散散步,讓心靈空靜、融于自然。”季老說,看著書抄寫,也會有誤,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后便在一旁用小字訂正,并蓋章標(biāo)記,還用紅色的小圈在旁注上,以便斷句。
2015年仲夏,歷時7年之久的《四大名著》手抄稿問世了。7年間,季老寫禿毛筆113根,一斤裝墨水10瓶。其間,他還書寫了《道德經(jīng)》、《孫子兵法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等長卷。 (葉永仕 徐趙浦 文/攝)
責(zé)任編輯:周冬
-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
-
福建南平副市長、“全國優(yōu)秀縣委書記”廖俊波2017-04-10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