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位于南平市建陽區(qū)徐市鎮(zhèn)的龍?zhí)┲駱I(yè)公司的300畝竹基高性能復合材料生產基地上,工人正忙著搬運材料、安裝模板……鋼架結構的廠房已經粗具規(guī)模。
“今年,我們將完成投資1.5億元,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全面形成從毛竹種植——竹產品加工——竹材料研究開發(fā)——產品銷售和市場開發(fā)的產業(yè)鏈。”龍?zhí)┲駱I(yè)董事長連健昌介紹說,他們眼下正和中科院納米材料研究所、中國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進行合作,研究竹基高性能生產設備和軟件。
福建龍?zhí)┲駱I(yè)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(fā)、設計、生產、銷售于一體的竹制品外貿出口企業(yè),主要生產竹菜板、竹花架、竹家具等產品,年銷售額上億元。2014年6月,龍?zhí)┲駱I(yè)完成股份制改造,11月25日成為國內第一家、南平首家在新三板掛牌的竹制品企業(yè)。
“業(yè)內專家告訴我,企業(yè)上市對竹木公司來說只是‘脫胎’,還未‘換骨’。”連健昌解釋,在經濟新常態(tài)的形勢下,加工企業(yè)還需要轉換思維,打造新的增長極。“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轉型升級,提高成品率與生產效率、降低產品生產消耗與生產過程消耗。”
如何“換骨”? 連健昌的回答簡短有力:參照工業(yè)4.0標準,對企業(yè)進行轉型升級。
說干就干。去年,龍?zhí)┲駱I(yè)正式啟動二期增資擴建項目。在連健昌看來,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不僅僅是建幾座廠房,更需要依靠大數據進行分析,“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對各個車間設備進行工效測算,把每件產品所經過的生產工序、工效、成品率等都進行數據收集,并將這些數據匯總到合作的科技公司和大學,最終設計出適合企業(yè)使用的程序和設備。”
未來的競爭是時間的競爭。“項目順利實施的話,就可以打通廠內多樣化設備,實現實時遠程管理監(jiān)控,打破傳統制造業(yè)‘信息孤島’的生產模式。”連健昌在圖紙上比劃著,透過外加數據采集模塊或數據采集卡,可以最具成本優(yōu)勢的方式讓每一個設備都獲得監(jiān)控,從而快速整合車間關鍵設備的運作狀態(tài),完全掌握設備利用率、當前運作狀態(tài)、故障率等信息。
“目前設備和程序已經全部采購好,預計今年8月開始安裝調試,如果一切順利,到今年下半年,省內第一條竹木加工無人生產車間將在這里出現。”連健昌說,經過測算,將人換算成智能化設備的話,機械與人的比例在1:2,而產品合格品會提升10%,材料浪費也將減少20%-30%,從而達到生產成本大幅下降,企業(yè)效益有效提升的目標。 (廖晨星)
責任編輯:周冬
-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
-
福建南平副市長、“全國優(yōu)秀縣委書記”廖俊波2017-04-10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