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贊,大拇指向外高高豎起,是贊賞、肯定;其余4個手指握向掌心,是責任、支撐。
建文明城,做文明人。文明人是創(chuàng)城的主體,更是受贊的對象。簡單的手勢,連起了文明城中的你我。
運用“點贊”這樣一個精簡化的手勢符號,三明在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成果,再上新臺階、建設新三明的進程中,提煉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新品牌,以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的精神推動精神文明建設,努力開創(chuàng)三明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新局面。
高位運行
2015年2月,三明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。如今,全國文明城市已經(jīng)成為三明這個精神文明建設發(fā)源地的一張名片、金字招牌和傳家寶,她來之不易,凝聚著30多年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群眾性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一以貫之、久久為功的汗水結晶。
“獲得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,意味著三明的文明創(chuàng)建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。如何高位運行,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成果,是擺在我們每個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。”市委文明辦主任張建林說,“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是一項戰(zhàn)略性工作,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,永遠在路上。”
奪牌不易,守牌更難,三明的文明創(chuàng)建工作如何不忘初心,繼續(xù)前行?
結合創(chuàng)城要求和本地實際,三明市委文明辦繼承和創(chuàng)新30多年來“共建聯(lián)創(chuàng)”“滿意在三明”等老品牌,推出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這一文明創(chuàng)建新品牌。
“接地氣”的10個字,朗朗上口,簡單易記,卻肩負著“揚正氣、聚人氣”的重責。
以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這個主題,我市推出“十個一”系列活動:征集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Logo,創(chuàng)作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主題曲,編創(chuàng)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廣場健身舞,設計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公益廣告,開展“向陋習說不,為文明點贊”“日行一善,為文明點贊”志愿服務活動……
一條線串起千顆珠,更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力量匯聚到了一起。“雙為”品牌活動,把滿足市民需求與文明市民教育、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結合起來,多角度、全方位地吸引廣大市民參與到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活動中來。
讓老百姓在文明創(chuàng)建中“唱主角”“做主人”,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正在成為市民的共同心聲和文明自覺。
潤物無聲
12月7日傍晚吃過飯,家住三元區(qū)勝利路的鄧蘭香大姐就趕著出門去了。退休了的她,有跳廣場舞鍛煉的習慣。從今年4月份以來,《為文明點贊》主題曲成了她們每天鍛煉的必備曲目。
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,三明人民勇敢勤勞善良……”采訪中,鄧大姐禁不住哼唱起來,她樂呵呵地說:“這首歌我家5歲的孫女也愛唱,平時坐公交車常常能聽見,聽多了也就會唱了。”
每到傍晚,我市城鄉(xiāng)各地健身點,這些唱著跳著《為文明點贊》的人群,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各地指派專業(yè)廣場舞輔導員,指導群眾積極練習,各縣(市、區(qū))還組織開展中老年類、青年類、少年兒童類三種不同類型的“為文明點贊”廣場舞展示比賽活動。
“潤物細無聲”地“沁人心脾”,才能真正讓文明創(chuàng)建深入人心。群眾編創(chuàng),百姓傳唱,大家競唱,讓群眾在歡快的歌聲中把文明創(chuàng)建唱起來、跳起來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把文明內涵和創(chuàng)建要求表現(xiàn)出來。一曲《為文明點贊》,唱響文明主旋律,更舞動百姓精氣神。
如果說歌聲改變理念,那么理論則能夠提升層次。6月23日,三明理論學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,共話“雙為”,召開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專題研討座談會。
推出百篇理論文章,闡釋文明創(chuàng)建新內涵。除了向專家學者“取經(jīng)”之外,市委文明辦還面向全市人民以及省內外社會各界約稿征集到260多篇質量較高的理論文章,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探討和闡釋“雙為”品牌的重要意義、思路舉措、基本思想、理論依據(jù),匯聚社會各界的智慧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。市委宣傳部、文明辦已從中推薦一批優(yōu)秀文章在《三明日報》刊發(fā),使“雙為”這一品牌的宣傳推動,不斷向深度廣度拓展。
“一個品牌、十大項目、百篇文章、千場活動,萬人參與”。主題演講、道德講壇、志愿服務……縱觀全市,在開展“十個一”主題系列活動的基礎上,各行業(yè)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,利用不同時間節(jié)點,運用多種載體、多種渠道、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“雙為”主題活動。
活動范圍不斷延伸、活動方式不斷創(chuàng)新、活動內容不斷豐富,群眾在文明創(chuàng)建中唱起了主角,做起了主人,掀起一輪輪文明創(chuàng)建熱潮。
文明花開
“公交車進站,右手舉旗,與肩平行,旗與手臂呈90°……”身披紅馬甲、頭戴小紅帽的公共文明勸導員張素花在梅列區(qū)政府公交站臺上嫻熟地演示著“旗語”。對于站臺上公交車的所經(jīng)站點,她也都說得頭頭是道,讓人對這位“本地通”豎起大拇指。
在三明,“紅馬甲”“小紅帽”是一道獨特而優(yōu)美的風景。這抹“志愿紅”不僅僅是公共文明引導員的標志,更是三明18.9萬名志愿者的標志。
12月5日是第三十一個國際志愿者日,“紅馬甲”“小紅帽”們走上街頭、走進社區(qū),讓三明城鄉(xiāng)充滿暖意。
在市區(qū)的城市客廳、騰飛廣場的大型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,50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、200名志愿者,為市民提供十多項便民志愿服務。
在市特殊教育學校,團市委聯(lián)合市殘聯(lián)開展以“點亮微心愿、放飛微夢想”為主題的關愛殘疾兒童活動,現(xiàn)場幫助殘疾兒童實現(xiàn)微心愿100多個。
在大田,400多名青年志愿者來到城區(qū)學校,共同開展“綠滿巖城”志愿服務,義務對校園周邊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進行了整治……
獻血志愿者、文化志愿者、助殘志愿者、文明交通志愿者、巾幗志愿者……僅12月5日一天,全市可統(tǒng)計的就有2萬多名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活動中,服務群眾近5萬人次,發(fā)放宣傳單10萬多份。
做一次好事不難,難的是一直做好事。三明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市的可貴經(jīng)驗之一,正是“貴在堅持”。
“日行一善,為文明點贊”,三明有著太多生動的實踐。
在梅列區(qū)東新五路大橋下,“文明愛心微城”是一個三明人愛心匯聚的平臺。這個500平方米的地方,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走進“文明愛心微城”,高掛著的液晶電視定時播放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片、公益視頻、公益廣告、志愿服務等相關知識;陳列柜里擺放著市民捐贈的衣物、日常生活用品、益智玩具等物品;6個原木色的書桌上整齊地碼著書籍、免費無線WiFi全覆蓋、免費飲用水供應;市區(qū)省級以上文明單位每逢周六定點開展“日行一善,為文明點贊”志愿服務……
從今年8月投入使用以來,“文明愛心微城”已經(jīng)成為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廣中心、市民參與志愿服務的實踐基地、民生公共服務的窗口,市民奉獻愛心的集散平臺,還承擔起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休憩站的重任。
文明,有可為,更有不可為。今年以來,我市在網(wǎng)上廣泛開展“向陋習說不,為文明點贊”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,今天你點贊了嗎?”等系列活動,大力倡導“行人不闖紅燈、開車不違規(guī)、垃圾不落地、用餐不浪費、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、言談舉止不粗俗、旅游活動不任性、經(jīng)濟生活不失信”等“八不”行為規(guī)范,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文明創(chuàng)建,傳播文明正能量。
文明,在細節(jié)之中,在舉手投足之間。“為文明點贊、為三明點贊”,就是讓文明創(chuàng)建落細落小落實,讓文明融入三明,成為這座城市奮力前行的動力。
責任編輯:林航
- 三明出現(xiàn)冰雹 開展人工防雹作業(yè)13次2017-04-10
- 三明將樂縣出臺新型保障機制 “空殼村”兜里不空啦2017-04-06
- 三明中山公園有人落水 黑衣帥哥跳河救人! 2017-04-06
- 三明市遺體和器官捐獻志愿者紀念園開園2017-04-04
- 三明市區(qū)土地房屋征收百日攻堅實現(xiàn)良好開局2017-03-30
- 三明:讓“監(jiān)管”提升服務 讓“滿意”感動旅程2017-03-29
- 三明一黨員干部因醉駕已被“雙開”2017-03-27
- 三明城關綠都大廈旁一樓房倒塌 無人傷亡2017-03-17
- 三明創(chuàng)新舉措助推鄉(xiāng)村旅游扶貧2017-03-10
- 1-2月三明市冷凍蔬菜出口增長翻倍2017-03-08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