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峽網5月12日訊(海都記者 章微)周一上午,福州60歲陳依伯(化名)早飯后吃棗,不慎將棗核吞下,橫卡在喉部;同日中午,莆田30歲姑娘小高(化名)喝蟶湯,不慎將蟶殼吞入,卡在喉部。雖然,他們最后都在福建省立醫(yī)院北院(福建省老年醫(yī)院)通過胃鏡夾取出這些異物,但都相當危險。
通過胃鏡 取出卡喉蟶殼
據了解,小高當時正在喝蟶湯,可能是喝得太快了,誤吞了蟶殼,馬上就感覺喉嚨有異物感,吞咽口水都疼痛。本來,她想吞飯,把異物帶下去,但親友勸她趕緊上醫(yī)院。
在當地醫(yī)院,醫(yī)生通過磁共振檢查能明顯看到,有一塊三角形的異物卡在喉部;但做了胃鏡,找不到異物;耳鼻喉科醫(yī)生檢查喉部,也找不到異物。再做磁共振,異物還在。難道它會遁形?周三上午,小高來到省老年醫(yī)院。
省立金山醫(yī)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何利平剛好來省老年醫(yī)院指導業(yè)務。通過胃鏡,何主任發(fā)現,小高喉部有一個破損,她判斷是異物埋進去了,利用異物鉗先在此處劃開一個小口,再利索地夾取出異物,這是一塊大概0.8厘米長的蟶殼。
此后,何主任還從姑娘的喉部夾取出另外兩片小的蟶殼碎片,它們藏在姑娘喉部3天才被“擒”住。
喉部有異物感 別用土方法
也在當天上午,陳依伯吃棗時,被2.5厘米長的棗核橫卡在喉部,省老年醫(yī)院消化內科主任曾慶新通過胃鏡,最終把棗核夾取出來。
曾慶新主任說,這些年,光他們科室就夾取過食道里的魚刺、骨頭、鐵片、藥品鋁箔片等異物。而前日,海都報報道過泉州男子喝湯誤吞魚鰓骨,刺破主動脈險些喪命的消息。
“細嚼慢咽,專心吃飯,一般不會出現異物卡喉的情況。”曾主任提醒,吃東西要慢,不要狼吞虎咽;進食時不要說話,勿打鬧;若喉部有異物感,最好上醫(yī)院檢查,不要用吞飯、喝醋等土方法。
責任編輯:陳錦娜
-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
-
莆田市“五個結合”推進“平安企業(yè)”創(chuàng)建工作2017-11-12
-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-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- 一周熱點新聞

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